2024-05-04 星期六
县域新闻 手机官网
央媒看临沂丨《学习时报》点赞临沂:全力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的“莒南好例”

作者:小编    2023-12-22 10:19:35

       编者按:12月22日,《学习时报》刊发文章《以农为基 以文为魂 以旅为脉全力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的“莒南好例”》,报道临沂市莒南县立足丰富的红色资源、深厚的农业基础,精准谋划实施了以全域旅游为支撑、以强村富民为目标的全域乡村振兴工作,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。临沂县域经济网现予以转发,以飨读者。



       山东省莒南县作为临沂市的“东大门”,是工业强县、农业大县,农产品丰富、山水资源充沛。近年来,莒南立足丰富的红色资源、深厚的农业基础,精准谋划实施了以全域旅游为支撑、以强村富民为目标的全域乡村振兴工作,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。


主动作为实施“5515工程”


        莒南县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做好新时代“三农”工作的总抓手,谋划实施了全域乡村振兴“5515工程”,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,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目标。


        围绕“五个统筹”。围绕全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县、全国流通服务网络强县、省级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县、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、省级整县域推进生态振兴重点县这5项试点,整合集聚各类政策资金,推动资源要素连片投入,实现乡村振兴连片发展。


        做好“五个结合”。围绕落实“百千工程”、“四雁工程”、第一书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、“万企兴万村”和“富联网”行动、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这5项重点任务,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。


       实施“十大项目”。每年确定10个涉及农业农村领域的重点项目,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,构建乡村产业振兴的“四梁八柱”,带动村集体和农民增收。2023年,加快推进了金胜花生小镇、天马岛风景区、龙马湖“粮安天下”、庄氏庄园、四角岭和美家园、薯镇飘香产业城、北方国际云茶仓、海中鑫国际冷链物流、祥永农产品智慧供销物流、乡村旅游民宿等10个农产品深加工或旅游项目,覆盖了产业振兴、粮食安全、乡村旅游等多个方面。


        开展“五个创建”。5个创建目标,即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、全国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、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、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区、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。这一年来,初步蹚出了一条“以农为基、以文为魂、以旅为脉”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。




示范带动做到“五个坚持”


       2023年7月27日山东省乡村生态振兴现场观摩会、9月2日山东省花生绿色生产现场观摩会、9月28日临沂市旅游发展大会分别在莒南召开。工作中,莒南县做到了“五个坚持”。


       坚持系统思维,突出片区整体规划。改变原来镇街各自为战、分散作业,局部与整体衔接不畅、当前与长远兼顾不够的无序发展状态,将全县规划为西部粮食安全生产、中部特色优势产业、北部乡村旅游、东部传统产业种植等4个片区,坚持领导力量、项目资金、资源要素等集中投放,一片片地抓、抓一片成一片。同时,按照“靠山靠水靠村庄”的原则,2023年投资5.6亿元,新建乡村旅游道路200公里、提升300公里,串联4大片区、16个镇街、76个优质农产品基地和56个文旅节点,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,推动乡村振兴从“点上开花”向“全域铺开”转变。


       坚持统筹理念,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。一是充分挖掘阐释红色文化。串联一批红色文化节点,推动红色教育基地连片提升,打造高品质研学线路。二是整合打造山水自然美景。通过完善提升基础设施配套、丰富景点载体内容,策划推出精品旅游路线等一系列措施,打响“灵山秀水·乐游莒南”品牌。三是深入开展和美乡村建设。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主线,大力实施“百千工程”,选取乡村旅游道路沿线的99个村,加大硬化、绿化、亮化力度,推动乡村面貌向田园美、生态美转变。四是强化旅游带动作用。大力推进“旅游+农业、农业+旅游”,把旅游的不同业态和农业的不同产品结合起来,在旅游道路沿线合理布局采摘园、农家乐等多种经营模式,推动旅游与农业互动,畅通农民增收渠道。


       坚持为农主体,把牢农民增收要义。一是深入实施“粮安天下”工程。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,2023年,在陡山水库灌区连片建设高标准农田10.4万亩,累计建成77.9万亩;修复陡山灌区干支渠70公里,增加灌溉面积16万亩,新发展水稻2万亩,初步实现了“稻花香里说丰年”。二是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。做活“土特产”文章,围绕特色产业优势,综合考虑现有产业、特色地产品、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农产品深加工等基础条件,在7个镇设立农产品加工集聚区,搭建了乡村产业振兴平台。三是持续深化党支部领办合作社。推广“土地股份合作+全程托管服务”模式,积极探索“土地收益保底+ 一产盈余分红+二三产(商品)返利”机制,在增加有效种植面积和亩产收益的同时,把农民从土地里解放出来,投身二三产业,促进农民和村集体增收。四是深入实施“富联网”行动。引导骨干企业对接帮扶镇村产业项目,纵向抓16个镇街新联会、26个行业商(协)会作用发挥,横向打造37处共富车间、57处共富基地、10个共富示范片区和1个共富工业园区,帮助3万余名群众实现“家门口”就业。


       坚持集中投入,释放资金整合效应。配套建立项目资金集中投入保障机制,研究出台《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使用暂行办法》《涉农项目评审决策暂行办法》,归类整合涉农资金、项目,2023年以来,已整合各级乡村振兴专项资金、补助资金13亿元。同时,强化金融助力作用,加大银企、银农对接力度,为企业、农户量身定制金融政策。截至今年10月底,全县涉农贷款余额343.7亿元,较年初增加43.6亿元,居临沂9县第2位。


       坚持党建引领,提升组织保障能力。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实施全域乡村振兴的关键,突出“党政主导、各方协同”,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、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工作优势。成立全域乡村振兴领导小组,四大班子齐上阵,将全县划分为4大片区,设立片区指挥部;每周组织现场调研,每月召开现场推进会,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。建立常态化联系帮包重点村机制,由99家县直部门单位、17家金融机构、38家重点企业帮包99个“百千工程”村、29个乡村振兴重点村,破解难题、推动工作。乡镇街道全部成立乡村振兴推进专班,党政主要负责人靠上主抓,全力推动重点任务落实。此外,城投、城发、文旅、水务4家国企,每家分别参与1个片区开发建设,负责资金保障和重点项目的建设运营维护。




四雁齐飞注重内涵式发展


       在推动全域乡村振兴过程中,莒南县注重走内涵式发展的路子,确保工作全面可持续、群众长期得实惠。经过一年多的实践,全县呈现出了一些可喜的变化。


       和美乡村建设初见成效。通过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,实施“百千工程”示范村创建,新建改造提升乡村旅游道路,深入推进河道整治和水系连通工程,全县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有了大幅度提升,逐步实现了从一域美到全域美、一时美到持久美的华丽转变。群众的幸福感得到显著提升,在2023年临沂市3轮群众满意度测评中,莒南县分别居第4位、第6位、第3位。


       住宿业发展全面起势。旅游住宿产业具有“一业兴、百业旺”的综合效应。过去,莒南的住宿业发展滞后,接待能力不强,游客来了“留不住”,难以发挥旅游的带动作用。2023年以来,莒南县加快发展旅游住宿新业态,打造了一批乡村旅游民宿,新建提升了一批宾馆酒店,增强了旅游服务配套能力,逐步实现了游客愿意来、留得住、体验好。


       红色文化挖掘更加充分。过去,莒南县更多的是对红色资源独立挖掘打造,导致红色节点之间串联不畅、空间分散,增加了游客参观学习成本,降低了出行意愿。2023年以来,莒南县在深度挖掘红色文化的基础上,用旅游线路串联红色节点,实现了红色资源之间的有机融合,游客在观光旅游的同时,既欣赏了优美的风景,又聆听了红色故事、接受了红色教育。


       乡村治理效能有效提升。“四雁齐飞”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,选任42名青年人才担任村干部;设立上海、宁波、扬州3处“归雁”人才返乡创业工作站,招引“归雁”337名;培训土专家、田秀才、新农人等“鸿雁”人才1155名;全县行政村集体收入全部超过10万元,其中179个行政村集体收入超过50万元,占比71.6%。社会大众参与支持全县发展的思想共识普遍增强,有效凝聚了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。


砥砺奋进打造“莒南好例”


       莒南县坚持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不动摇,进一步树牢系统思维、做好统筹文章,全力打造沂蒙乡村共同富裕的“莒南好例”。


       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目标,用工业思维抓农业。一是抓创新。主要是培育良种、创新种植模式、打造高标准农田,推动良种、良田、良机、良技协调发展,实现农作物稳产增产高产。二是抓合作社。合作社具有示范引领的载体作用,通过发展合作社,可以对优良品种进行示范推广,推动规模化种植,既能带动农作物增收,也为企业提供充足的原材料。三是抓金融助力。在广泛调研、征求意见的基础上,创新金融产品,加大特色产品宣传推广力度,解决农民资金短缺问题,拓宽增收渠道,促进“一产”发展。四是抓精深加工。研究制定了《关于加快全县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出台了加大优质企业培育、技术改造、研发投入、品牌建设等17条激励措施,推动精深加工产业发展壮大。五是抓市场开拓。由供销联社牵头、国企参与,推动农产品“借船出海”,搭建平台、拓宽渠道,解决企业的“后顾之忧”,促进企业“就地取材、规模收购”,进而带动群众增收。


       以传承先进文化为载体,用红色精神聚人心。一是提升红色基地。以“植根群众”为主题,挖掘沂蒙精神形成的“党群同心”历史逻辑;以“文化融合”为主题,促进革命文化、进步文化、民俗文化与山水文化的融合;以“传承践行”为主题,利用好厉家寨展览馆,体现沂蒙精神的传承与弘扬;以“古今辉映”为主题,利用好“南茶北引”展览馆、茶溪川田园综合体等,让4700多年历史的中国茶文化引领茶产业发展。二是用活文化遗产。做好文化保护和挖掘文章,持续挖掘、整理尚未开发的文化资源,发挥文化遗产的综合带动效应。三是创作演艺精品。加大精品文艺节目创作力度,展示莒南红色文化精神标识。精心打造一批现场教学课,设计推出更多的沉浸式演艺作品,以生动、鲜活的形式再现历史、传承精神。


       以全域旅游为支撑,用优势资源促发展。一是抓好规划实施。持续深挖红色资源,结合现代农业、乡村旅游、工业旅游,把自然山水、农耕文明、乡风民俗、手造制作等串点成线、连线扩面、梯次推进,打造专属旅游品牌、路线。二是打造“拳头”产品。持续放大资源优势,盘活现有旅游资源,打造一批叫得响、立得住的旅游品牌。三是完善旅游设施。推进全域旅游,完善公共服务供给,优化交通体系,规范市场秩序,推进“吃住行游购娱”全方位、全链条提升。四是强化宣传推介。在重点客源城市谋划召开推介会,持续提升莒南旅游品牌知名度,吸引更多游客前来“打卡”莒南。


       以党的建设为引领,用严实作风强保障。落实“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”的要求,把乡村振兴作为“一把手”工程,扛在肩上、抓在手上,用好实绩考核、述职评议、督查激励三个抓手,逐级传导压力,拧紧责任链条,形成“一级带着一级干”的良好氛围,推动工作落实、政策落地。突出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,完善乡村治理体系,不断强化农村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,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。坚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,聚焦乡村建设重点领域、关键环节强化监督,坚决惩治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。

来源:临沂县域网 编辑:思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