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-04-27 星期六

首页 · 法治

县域新闻 手机官网
韩震:千里驰援当先锋 沂蒙硬汉显真情

作者:王庆龙 邱华    2021-08-26 11:25:09

 

罗庄讯 韩震,1984年9月生,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盛庄街道大埠东社区居民,个体工商从业者,临沂先锋救援队创始人兼队长。自2012年接触道路救援志愿服务后,韩震便走上了公益之路。2018年,他为更好地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,决心创立一支集道路、水域、山地救援于一体的综合性救援队伍。2021年7月的河南洪灾中,他带领35名队员,奔波千里驰援灾区,两进两出,奋战六个昼夜,转移灾民4000余

铁骨柔情 只为拼抢“黄金四分钟”

        受家庭影响,韩震从小就自立要强、诚实善良、乐于助人。医专毕业后,韩震开始自主创业,做起了零售个体。工作后韩震结交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。在朋友的影响下,2012年,韩震参与了道路救援工作。第一次救援行动,韩震通过网络抢单,救援了一位在临沂铁路桥附近抛锚的车主,通过检修,很快车子就正常启动了,车主的连声道谢让他感受到从事救援工作奉献、互助的意义。至2018年8月,韩震累计参与道路救援600余次,帮助解决困难人员各类问题700余个。

韩震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指挥救援中_副本.jpg

        2018年8月17日(农历七夕),一个令韩震终生难忘的日子,工作岗位上的他,电话得知在家的母亲突发脑溢血紧急拨打120后,20分钟救护车才到达家中,送至医院时母亲已不省人事,最终母亲因抢救不及时导致终生瘫痪。这一变故,给韩震打击很大,他痛思,如果当时母亲能得到紧急救助或者有人懂得急救方法,也许不会留下遗憾韩震决定成立一支专业志愿队伍,为群众传授急救知识,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利用好抢救的黄金4分钟”,同时间赛跑,与死神抗争,因为挽救一条生命,就是挽救一个个幸福家庭

临沂先锋救援队在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峪河镇穆家营村转移灾民(上排中间为韩震)_副本.jpg

        2018年年底,经过充分酝酿,一个以“蒙山沂水”为背景标志的临沂先锋救援队成立了,韩震亲自设计的救援队徽标有勇攀高峰、争先涉水的寓意。他自费数万元购买了冲锋舟、捞仔钩、救生衣、头盔、抛绳等救援设备,建立了定期培训制度和透明的财务公开制度,队伍很快发展到100余人。危难时刻,他冲锋在前、不畏艰难,就是为了挽救无数母亲、父亲、丈夫、妻子和儿女,挽救更多幸福美满的家庭

千里驰援 救助灾民四千余人

        2021年7月20日晚,一场千年难遇的特大暴雨突袭河南,灾情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。21日凌晨2点,韩震接到全国应急救援群通知,火速集结7名队员,携带冲锋舟2艘,指挥越野车、装备车1,早6时许紧急出发赶往灾区。

        21日11时,救援队到达郑州市中牟县白沙镇吴庄村受灾现场,立即启动装备,实施救援。“我们两艘冲锋舟前后来回40多次,共转移群众200多人,直到晚上11点多,在确认没有一个遗漏受灾群众的情况下,才撤离了受灾现场。”韩震回忆道,紧急救援行动让队员们来不及停歇,到达旅馆后,晚餐大家只能用凉水泡面对付,人命关天,队员们不顾旅途辛劳,第二天一早6点又开始了救援。

        22日上午,韩震分3批次集结的35名先锋救援队员,4万包沙袋、70件救生衣、500米救援绳、7台救援车辆全部集结到位。在中牟县,韩震团队共转移群众1700余人,协调兄弟救援队转移受灾群众400余人。

        22日下午5时20分,救援队又火速赶往新乡市辉县市峪河镇穆家营村,只用了20分钟,9名被困养殖场楼顶群众获救,随后转移近千名受灾群众,直至晚上11点才撤离休息。

        23日拂晓,韩震再次冒着大雨组织救援行动。我们队友蹚着没腰的水一位瘫痪20多年的高龄老人背上救生艇的时候,他哭了,说孩子,爷爷感谢你,我们全村人感谢你,河南人感谢你’”,韩震和他的队友共转移救援群众1600余人,中老弱病残50余人儿童60余人……截至7月27日,韩震的救援团队累计转移灾民4000余人。他驾驶的爱车也因发动机进水发生故障。

        救援期间,妻子的支持给了他莫大的安慰,尤其在得知爸爸参与救援后,4岁的小女儿发语音说“我要快快长大,保护爸爸”让这个硬汉不禁几度哽咽。

截至目前,救援队组织山地、道路、水上等各类救援活动300余场次,打捞落水人员100余人,救助受灾人员5000余人,开展公益培训200余人次。

韩震及临沂先锋救援队所获荣誉 (1)_副本.jpg

        小说里的水浒好汉宋江,因为仗义疏财、扶危济困,人送绰号“及时雨”;现实中投身应急救援的沂蒙硬汉韩震,总是不畏艰难、冲锋在前,是守护群众生命财产的“急先锋”。他为人仗义、古道热肠,默默无闻、无私奉献,热心公益舍小家为大家,是位令人尊敬又充满柔情的“沂蒙硬汉”。(王庆龙 邱华)




来源:临沂县域网 编辑:思如